2016年6月14日 星期二

虎尾蘭

小弟迷上虎尾蘭,源於較早前一份有關小孩致敏原的研究,發現家中甲酫含量超標⋯⋯
為了小孩健康,開始翻查資料,發現美國太空總署1989年的研究指虎尾蘭能夠有效製造氧氣和消除空氣中包括甲酫、三氯乙烯、苯等有毒物質。適逢當時在網上看到網友許多各式各樣的虎尾蘭,多變的造型,很強的適應能力和抗病害能力,所以漸漸跌入虎坑了。

原來虎尾蘭屬裡面還有約140個品種,葉形上有很大差別,有長的、短的、厚的、薄的、棒狀的、鏟子狀的、舌頭狀的、勺子狀的、扇狀的⋯⋯

棒狀的
舌頭狀的
短厚的
勺子狀的

以下是我對虎尾蘭的一點體會:
水份:虎尾蘭是夏型種植物,即夏天為生長季節,所以5-9月可以淋多水,到10月漸漸減少,冬季淋盆邊一週,十五度以下不淋水,春季3-4月漸漸増加水分。

施肥:在生長季節和開始種植時施固態緩釋肥;生長季節淋水時先加液態肥,之後用再鮮素溶液淋透。為了錦色漂亮,選舉磷質比重較高的肥料。



防治病害:Biokill(噴表面)、花寶蘭花消毒液(浸泡、噴表面和淋在植料中)、護花神(噴表面和淋在植料中)暫無副作用,效果也很好。



植料:基本上虎尾蘭對植料要求不高,透氣疏水較重要,所以我的植料50%火山石、30%赤玉土、10%日本珠石和10%泥炭。



花盆:也是透氣疏水為主要目標,所以我喜愛用鏤空的筆筒、風蘭盆或是筲箕。另外也要跟據根系的多少和深淺配相對吻合的容器,即長粗根用深盆、短少根用淺盆。

光照:基本上葉子較深色和厚的能接受較強的光照,淺色和薄葉的需要較少光照。

繁殖:折下側芽或葉子插在植料中,保持微濕有助生根。暫時未有授粉和播種的經驗。

希望大家開心種植虎尾蘭。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